在刚刚过去的八一建军节,央视军事频道与中国军号官媒发布诸多令人瞩目的视频,其中福建舰的相关内容格外吸睛。福建舰自 2024 年 5 月 1 日首次试航以来,已出海试航达 8 次。后期试航中,外媒依据其甲板上疑似飞机轮胎痕迹,猜测该舰或已开展舰载机起降测试,至少有过触地复飞测试。
虽官方此前发布过福建号电磁弹射器弹射小车试验画面,但舰载机降落与弹射起飞完整视频一直未公开。而此次八一建军节,央视军事频道视频中,诸多画面成为歼 - 15T 舰载战斗机在福建号上弹射起飞的有力证据。
如加力燃烧室启动的歼 - 15T 处于弹射发射位置;歼 - 15 在甲板低空飞行投射巨大阴影;船员进行甲板异物碎片清理;机翼折叠的歼 - 15T 背景是福建舰舰岛;还有保障舰载机起降、用于应急救援的直 - 9 舰载直升机在空中飞行。这些迹象使海外军事媒体普遍认为,福建舰已完成舰载战斗机降落和弹射起飞试验,正式公开相关成果或许指日可待。美国媒体对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尤为关注,毕竟这是连美国航母都才刚装备的前沿技术。
展开剩余82%福建舰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海上作战平台,电磁弹射系统需与其他舰载系统紧密协同,才能发挥出最大作战效能。
在舰载机起降过程中,电磁弹射系统要与航母飞行甲板调度指挥系统、舰载机引导系统、阻拦索系统等密切配合。从官方发布视频中可看到,福建舰在相关测试中,各系统之间协同流畅。例如,飞行甲板上船员有序进行异物碎片清理等准备工作,与电磁弹射作业紧密衔接;在舰载机弹射起飞瞬间,甲板调度指挥系统精准下达指令,确保各环节有序进行;同时,航母上的雷达、通信等系统也为舰载机起降及后续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这得益于我国在航母总体设计上的统筹规划,通过构建高效的信息交互网络与协同控制机制,实现了电磁弹射系统与其他舰载系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工作,提升了福建舰整体作战能力与运行效率。
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的成功应用,为我国航母事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。一方面,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优化,电磁弹射系统性能将进一步提升,如弹射力量控制精度可进一步提高,能够更好地适配未来更多新型舰载机,包括更先进的隐形战斗机、大型预警机及各种特种作战飞机等,拓展航母作战任务范围与作战半径。另一方面,基于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经验积累,我国后续航母在设计建造上可进一步优化,实现更高效的舰载机出动能力与作战效能。同时,该技术还有可能应用于其他大型水面舰艇,如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两栖攻击舰等,丰富我国海军作战舰艇类型与作战模式,提升我国海军在远海作战中的综合实力与战略威慑力,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与安全发挥更大作用。
电磁弹射器相较蒸汽弹射器,虽机械结构简单,理论上故障率更低,但作为新技术,美军在福特号航母实践中却状况不断。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器平均无故障周期远未达设计要求,实际弹射过程中频繁出现故障。
而福建舰在一系列试验与试航中,展现出了较好的技术可靠性。官方媒体发布的视频及相关信息显示,其电磁弹射器多次成功弹射小车,还完成了歼 - 15T 舰载机的相关弹射测试。这表明我国科研团队在电磁弹射技术研发中,有效解决了诸多关键技术难题,在可靠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果。例如,从系统设计上优化了电路布局与能量传输方式,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;在核心部件制造上,采用先进工艺与优质材料,提高了部件的稳定性与耐用性。此外,在多次试航中,电磁弹射系统经受住了复杂海况与实际操作的考验,进一步验证了其可靠性,为后续舰载机常态化起降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电磁弹射器每次弹射间隔时间短,超级电容充电速度快于高压蒸汽罐充气速度,有助于提升舰载机出动效率。但这对能量供应提出了极高要求。福建舰在能量供应与管理上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创新。
推测其可能采用先进的综合电力系统,将航母动力系统与电力供应系统有机整合,优化了能量分配与传输路径,为电磁弹射器提供稳定且强大的电能。同时,在储能装置方面,有可能采用了飞轮储能等高效储能技术,快速存储与释放大量能量,满足电磁弹射瞬间高功率需求。从福建舰试航及相关测试情况看,其能量供应系统能够稳定支持电磁弹射器多次弹射作业,保障了舰载机的高效出动。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电力工程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,更展示了在航母能量管理与利用方面的卓越创新能力,使福建舰在舰载机出动效率上具备较强竞争力。
美军福特号航母虽进行过 F-35C 舰载战斗机弹射试验,但至今尚未正式列装,反映出 F-35C 与电磁弹射器兼容性存在问题。反观福建舰,目前已明确有歼 - 15T 舰载战斗机在其上面进行弹射起飞测试。歼 - 15T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改进的舰载战斗机,与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的适配性良好。从央视发布视频中可看到,歼 - 15T 在弹射过程中各环节流畅,说明该机型与电磁弹射器在技术参数上实现了精准匹配。
并且,随着我国航母事业发展,后续还将有多种固定翼舰载机上舰,如歼 - 35 隐形舰载战斗机、空警 - 600 预警机、歼 - 15DT 电子战飞机等。我国科研人员在设计电磁弹射系统时,充分考虑了不同机型的特点与需求,通过灵活调整弹射参数等方式,确保该系统对多种舰载机具备良好兼容性,为构建完整且强大的航母舰载机作战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美军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器因技术复杂,维护难度大,故障频繁发生,维修成本高昂且耗时久。福建舰在设计电磁弹射系统时,充分考虑了系统维护与保障需求。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,将电磁弹射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,当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,可快速进行更换与维修,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,提高了航母整体可用性。
例如,在关键部件设计上,注重易损件的可更换性与通用性,降低了备件储备成本与管理难度。同时,配备先进的故障诊断与监测系统,实时对电磁弹射系统各部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,提前预警潜在故障,为预防性维护提供依据,有效减少了突发故障对航母作战训练任务的影响。此外,通过建立完善的维护保障体系,加强维护人员培训,提高了维护保障效率与质量,确保电磁弹射系统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。
发布于:江西省配配查-配配查官网-配资证券网-股票配资公司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